共谋行业新篇章!广东交通基础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邀您共赴交通盛宴
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出席发布会时提到,“十四五”期间,“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增加约2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增加22个。
作为经济与交通建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率先垂范,全力推进“交通强省”战略及“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布局,致力于交通基础建设的全面升级与创新,加快建设贯通全省、畅通全国、辐射全球的广东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
截至2024年底,广东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1.17万公里,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随着梅龙高铁的开通运营,全省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477公里,居全国第一;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240公里,全国第二;辖区沿海航道通航里程达3956公里,全国第一……
展望2025年下半年及未来
广东乃至全国的交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顶层设计下的“交通高质量发展”如何落地?
数字化如何强化交通“硬联通”?
蓝天上的“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是风口还是泡沫?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如何解锁更多交通可能?
……
交通行业日新月异的格局下,一场关于交通行业的饕餮盛宴即将开启!
论坛的举办,旨在汇聚行业精英,共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您关心的问题,都能在这场论坛找到答案。
2025广东交通基础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
举办时间:2025年10月23日-24日
举办地点: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
主题:“新智汇·大畅联·新飞跃”——新质生产力驱动交通基础建设现代化
形式:主旨演讲、学术分享、项目观摩、新技术展示
大会组织
主办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协会
承办单位:廣角品牌机构
支持单位: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广东省建设监理协会、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促进会、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广东省工程造价协会、广东省沥青混凝土供应链协会、广东省航海学会、广东省运筹学会交通物流分会、广东省船东协会、广东省城际运输服务协会、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广东省钢结构协会、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香港中华工商总会、广州市市政公路协会、广州道路运输行业协会、佛山市交通运输协会、佛山市公路学会、佛山市停车场行业协会、珠海市港口协会、中山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清远市交通建设业协会、河源市交通运输协会
特邀主旨演讲嘉宾
周福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结构与地震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工程抗震隔震、减震与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为创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技术体系”作出贡献,设计建成的中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
董勤喜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海南大学教授,1986年和1989年本硕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97年获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计算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5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8年至2000年在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9年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2020年当选日本土木学会会士,2020年6月被海南省全职引进到海南大学,目前从事高端工业软件及绿色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研发,大规模二氧化碳地下封存及逃逸风险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李卫民
现任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公路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高速公路建设管理30多年,负责了多条高速公路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养护工程技术管理。
贾利民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长期从事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化、智能自动化领域、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安全工程领域的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政府咨询工作。具有针对相关领域重大战略性及全局性问题组织和率领团队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能力。多年来为我国相关领域科技工作发挥了战略性专家和技术带头人的作用,是铁路智能运输系统、铁路智能自动化和铁路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领域最早的开拓和实践者之一。
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