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人工智能重塑交通运输新图景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工作,依托智能先导应用试点、标准规范建设、创新平台布局、科技创新研发等进行部署,先后推进两批智能先导应用试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研发先进成套的技术体系,推动重大创新工程技术试点。同时,加速推进无人驾驶出租汽车、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集卡编队、集装箱远程装卸操作等创新场景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领域一批技术指南、标准规范建设,系统谋划交通战略科技科研平台总体布局,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输装备研发中的重大科技攻关和基础理论研发。
人工智能在铁路和公路客货运输、港口集疏运和装卸操作、机场智能调度、邮政快递以及政务服务等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应用案例。自动驾驶铁路方面,京张高铁是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铁,实现了有人值守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轨道交通方面,北京、上海、广州等16个城市开通32条运营线路。上海港、天津港、深圳妈湾港等港口积极推进无人集卡编队和集装箱远程装卸操作规模化应用;机场智能调度方面,深圳机场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机位分配和航班调度;邮政快递方面,顺丰等物流企业积极推广无人仓建设,广泛应用分拣机器人、运输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推进智能仓储、自动化分拣等技术应用;政务服务方面,深圳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申请不跑腿,审批不用人”的无人工干预全自动审批服务。
DeepSeek作为国运级产品横空出世,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营单位等纷纷接入,交通运输部按照“1+N+X”的总体框架(即:基于1个兼容的通用基础大模型,开发N个行业垂域大模型,服务各类典型应用场景),积极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建设工作,并组建工作专班。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的融合发展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要求,需准确把握新技术发展的时代脉搏,并科学施策。
政策制度建设方面,需以正在推动的“十五五”规划为抓手,强化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运输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进低空运输起降点规划,以及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推进标准规范建设。
重点领域示范引领和规模化应用方面,要加快推进无人驾驶出租汽车、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市场化运营,扩大自动驾驶卡车货运服务编队无人化测试范围,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公共数据运营。
科技创新攻关方面,要优化行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科技研发科技创新重大机制和科研梯队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数字化相关的交通运输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等布局建设,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一代航运系统、无人驾驶、北斗导航、高精地图、无线网络等科技领军人才。
在行业治理和数据安全保障方面,要加强新技术发展理念、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路径、趋势规律等的宣贯。加强基于数据的跨省大件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包车客运等跨区域智慧监管,推广全自动政务审批服务,推进交通运输电子证照全国互通互认。